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
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
质。要增强问题意识,发扬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
问题,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现场办公、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及时研究解决
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
面。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
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实干、求实效,以
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
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前瞻性思
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风险防范、党的建设等
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二,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奋力谱写走好新时代党的群
众路线新篇章。基层是干事的根基,人民是创业的动力。只有真正了解并把
握住基层,才能把握住干事创业的大局、大势和方向,从而拥有能干事的机
遇和舞台;只有真正融入并赢得群众,才能赢得干事创业的动力、优势和前
途,从而拥有干成事的依靠与力量。作为干事创业、实干兴邦的重要法宝,
“四下基层”蕴含着非凡的实践伟力。只有走入基层、融入百姓,把党之大
计同民之大利结合起来,把国之大者和基层之实情协调起来,才能贯彻好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解决好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全面领
导的政治和制度优势体现到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各项工作中。只有直
接走入人民群众中,当面听取大家意见,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只
有深入一线、调查实际情况,现场解决问题,才能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
准举措落实和推动工作,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基层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主战
场,是推进实践创新的主阵地。“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对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