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确立。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经历了原始文
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几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
期人类臣服于自然。工业文明是伴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而出现的,人类不
断征服自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消耗资源过高和造成环境污
染使全球生态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文明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生
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摒弃
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生
的价值理念,重塑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但同时出现了生态退化等问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
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人
类文明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全社会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2018 年3月,“生态文明建设”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
成为国家意志。在 2018 年5月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
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六项原则”
并作出具体部署,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
立并进入新发展阶段。
二、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
人民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论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
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
书记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以人民幸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
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