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都应视保护耕地为己任,勇于担当,全力履行职责,无论面临何种困
难挑战,都要坚守岗位,矢志不渝地捍卫每一寸宝贵的土地。
二、健全机制,压实责任。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与时俱进的耕地
保护法规体系,确保其既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又能有力应对各类
复杂环境挑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时更新耕地资源数据库,实现对耕地
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状况的精准监测与动态管理。同时,推动跨部门、
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严肃查
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案件,真正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此
外,还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监督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
守护耕地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耕地红线的关键
举措。任何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都必须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
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原则,同步实施补充耕地项目,确保耕地总量不减、
质量不降。最后,强化考核问责,将耕地保护成效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
重要指标,纳入其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乃至干部选拔任用的考量范畴。建立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考察耕地面积保有量、质量等级提升等定量指标,
也关注耕地保护制度建设、违法行为查处、社会满意度等定性因素。对耕地
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等行
为严肃追责,形成“守土有责、失土追责”的鲜明导向,以强有力的制度约
束力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
三、多元参与,共治共享。我们应以多元策略凝聚合力,共筑农田生态
安全屏障。一方面,要巧妙运用政策杠杆与资金激励机制,精准撬动农民、
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推进耕地修复、改良与保护工作的
生力军。让农民在政策惠泽下,乐于投身土地整治,重塑田园生机;让企业
在绿色投资导向下,主动参与土壤改良项目,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