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的特定条件、问题、挑战,确立发展战略,并因循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深
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也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当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深化
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正经历剧烈
变动,客观上要求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路径作出回应性变革、实现新的质性
飞跃。一方面,传统的要素成本相对优势及要素规模扩张驱动模式已经式
微,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拥有 14
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我国天然具有资源紧约束特征,劳动力成本上
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凸显、要素数量投入的边际回报下降等传统相对优势
的变化,迫切需要在有形要素投入之外寻找生产力发展新的动力源。另一方
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
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进行
爆发式、集成式创新,并加速与经济社会发展渗透融合。历史经验表明,科
技革命爆发点的迁移往往伴生着生产力增长极的地理空间变化。科技创新已
经成为当今世界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把握未来发
展的主动权,迫切要求我国以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为根本驱
动力,催生新业态、新产业,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加快形成新的先进生产
力。
新质生产力正是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全球政治经
济、科技格局深刻变化情态,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
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学范畴术语革命和理论创新,是在新时代更高层次关键
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生产力爆发式质性变迁进而生产关
系深刻调整的新趋势下,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的科学凝练,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