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也没有以身作则树典范。在建立有利于“两山”理论实践转化的财
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投融资等政策方面,还没有完全破题;在推
进节能交易、水权交易、排污交易、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还需
要加大改革力度;绿水青山保护领域的法律体系覆盖面不全面。
(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进展较慢。绿色供应链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产
业规模总体较小,发展质量还需提高。现有绿色产业绿色品牌主要集中在食
品行业,以绿色制造引领绿色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些工业企业在绿色
设计、绿色制造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生产核心技术
和拳头产品。
(三)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充分。生态康养旅游要素未实现充分整合,产
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生态旅游等投入收入过度依赖“门票
经济”。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上,森林旅游、湿地旅游、体育旅游等体验性
低碳旅游产品较少,开发深度不够。新技术应用少,新业态新产品不足,游
客参与性、体验性不强。生态康养、生态旅游发展还未深度融入低碳理念,
低碳旅游品牌影响力小。此外,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绿色服务业规
模化、品牌化发展需加强。
(四)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尚需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
调,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
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但目前从全县整体
来看,因公民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机制、市场调节机制、激发动力机制等方
面尚需不断完善提升,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强。
二、我县打造“两山”示范县的突破路径
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抓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