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思想引领,坚持铸魂育人本色。
学校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
人,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
教育效果,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
人主渠道作用,建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
政课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施“时代新
人铸魂工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打造“一院一
品”思政工作品牌,汇聚各类资源建好思政“大课堂”“大平台”,推动形
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富矿”,创新打造思政课程共性与专业人才培养个性相结合的“6+X”思
政课黏性共建教学模式,以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展示等形式充分发挥课
程本身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
协同效应。精心研发“舞台上的思政课”“荧屏上的思政课”“行走中的思
政课”“民族复兴进程中的 XX 担当”等以青年政治人才培养为核心的“X”
特色思政课程,打造红色理论“充电课堂”,开设“哲想哲思”“四史学
堂”等网络学习栏目,创作“山青音话”微党课,把思政教育搬到舞台、搬
上荧屏、融入日常,以可视、可听、可触等创新形式,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
和吸引力。
三、浸润文化熏陶,彰显家国情怀亮色。
学校扎根 XX 大地,做好 XX 红色文化研究阐发、推广普及、传承创新三
篇文章,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时代价值,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依托
XX 红色资源,开展学理性、政策性和科普性研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
能,自编自导舞台剧《星火》,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 XX 农
村保护、传播的历史搬上舞台,以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项目获评第五届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