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突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我们
党领导生产力建设的经验总结。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加强生产力建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深刻把握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带领人民坚定
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引领中国在不到 70 年的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发
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中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
其是新时代十年,新一代科学技术不断涌现,推动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
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动力源。这是习
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中国式现代
化发展动能的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也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团结奋斗、共同富裕、全
面发展、永续发展、和平发展,这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
求。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定
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大引擎。高质量发展更为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更加重视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
突出问题的关键,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
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充分体现
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能的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世界经济发
展演进趋势的深刻洞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其中一
个重要动能来自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演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
链、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运用模式,而
且正在重塑全球政治经济力量格局。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的竞
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科学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