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强化思想担当,推动整改整治
整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整改整治是否到位。要坚持问题导
向,围绕“四个聚焦”,在重点整治任务及项目化整治重点问题基础上,将
群众反映强烈的顽瘴痼疾、亟待解决的制度漏洞、整治见效快、群众容易感
受到实效的问题纳入整治内容,积极自查自纠、真抓实改,切实把问题找
准、找实、找全。全面补齐短板漏洞,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扎牢制
度笼子,强化制度执行,切实巩固整治成效。一是要加强对惠民政策落实情
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扶贫、低保、医保、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是否真正
落实到了符合条件的群众身上,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要
加强对惠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二是要加
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工程项目建设是否存在违规招投
标、偷工减料、资金挪用等问题,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管,确保项
目资金专款专用。三是要加强对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基
层干部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是否存在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管理,
提高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
三、加强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
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我们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
作合力。要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贯通起来,齐抓共管、共同发
力。分管县领导、县纪委监委和各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认真履行“一
岗双责”,把开展集中整治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
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
始终,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推动全县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