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和市场满意度调查排名都在末位,说明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还不少,很
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的期望还没有完
全实现,对我县营商环境的印象和评价还不尽如人意。
最近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研究,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究竟还存在哪
些问题?问题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概括起来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
思想认识不够。一些镇场、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营商环境建设始终重视不
足,推一推、动一动,安排布置任务“虚”,研究政策措施“粗”。比如,
创新亮点打造上,总是不积极、不主动,对如何围绕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缺少
思考谋划,基本上是区市有要求了才去做,缺少自己的想法,目前相关部门
仅上报了 40 个创新亮点,还有部门迟迟未上报,且绝大多数质量不高,很难
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亮点典型。二是服务意识不强。有的部门不善于站在
企业和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做决策,不注重群众意见、不考虑群众感受,导
致工作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比如,我们出台了许多文件、制定了一些政
策,最终成效如何?不是我们自以为好了还是不好,而是要问企业和群众的
感觉好了还是不好,不能仅仅把工作做在文件里,看上去像是落实了,在企
业和群众那里却觉得“很无感”。比如,我们一直都在说优化营商环境,但
“免证办”事项、水电气暖联动过户业务至今仍未全面实施,审批事项没有
完全集中到政务大厅,电子证照应用范围不够广泛,群众办事还有诸多不
便。三是担当精神不足。有的部门过于强调按程序办事,遇到问题擅长推诿
扯皮“打太极”,对疑难事项不理不问,导致企业和群众的关切长期得不到
回应。比如,一些工程建设事项由于涉及部门多、审批流程杂、办理时间
长,有些环节设定互为牵制,市场主体多次跑、往返跑的情况依然存在,这
类问题多次开会都要求解决,至今仍没拿出有效办法。比如,在 12345 便民
服务热线工单办理上,我县办结率、满意率较低,每次考核前都要“临时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