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又不失温度,用群众身边事解说宣讲,讲群众关心的事、说群众爱听的
理,变“书面语”为“聊家常”,把准群众“脉搏”,触到群众心跳,不断
探索让基层群众乐于接受、入脑入心的宣讲模式,让宣讲更接地气。
二、聚焦三个课堂,搭建“微宣讲”
一是便利学习,打造“网络课堂”。在理论学习中,XX 镇遵循“集中+
自主”“线上+线下”“规定+自选”原则,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工作群、X
微讯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更新推送中央决策部署、学习资料和最新动态等,
聚力打造“云端课堂”,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党员干部群众利用碎
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都能“充电”,不断激发学习热情。二是技能学习,打造
“田间课堂”。X镇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站所负责
人、业务骨干、技术专家等纳入“兼职”农业技能宣讲队伍管理,全部下沉
到村级一线,开设“田间课堂”,从“会场”搬到“现场”,对种植户进行
培训,为党员群众讲理论、讲技术、讲政策。同时把村里的“土”专家、
“田”秀才进入讲师库,全镇逐渐形成“外聘专家+业务骨干+乡土人才”
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系列举措,为 X镇农业技能师资队伍注入
“源头活水”,构建起上下联动、部门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已
有6名乡土人才进入师资库,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为
1000 多名党员群众讲理论、讲技术、讲政策。三是学以致用,打造“实践课
堂”。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优势,立足服务基层一线,不断健全功能设施,精
心组织农民书画展、“七一”展演、丰收节、“春晚”等活动,营造团结奋
进、和谐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黎明村党支部书记崔志武依托秧歌广场舞
队等志愿团体,以黎明村乡村博物馆作为宣传主阵地,结合馆藏优良家风、
文献资料,根据宣讲主题,以快板、三句半等文化创新宣讲形式,自编《党
的XX 大精神到黎明》宣传党的最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