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制民之产”等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听民。要体察民意,倾
听呼声,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
计于民。
二、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激发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
中华慈善文化具有“为人”和“无我”的鲜明特征。儒家倡导仁爱,指
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道家认为“上善若水”,
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默默滋润万物却从不标榜自己,不与万物争利。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刘宰、辛公义、苏轼、朱熹、范仲淹等许多慈善
人物,他们救灾备荒、捐出俸禄、奖善惩恶、移风易俗,造福一方。他们虽
处不同时代,行善方式有别,但都舍己为人,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比如,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捐出毕生积蓄,购置良田千亩,创建范氏义庄,
周济族人和乡邻,并亲自订立《义庄规矩》,为这一慈善组织800 余年的运
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现代慈善事业提供了诸多启迪。范仲淹“先忧后
乐”的奉献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党员干部传承慈善文化,有助
于激发奉献意识。具体表现包括:面对困难群体,奉献真心和帮助;面对百
姓“急难愁盼”,牢记使命和担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拿出勇气和智慧,以
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等等。
三、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
在古代,善书曾广泛传播。所谓善书,即劝人行善之书,主要劝诫世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知最早的善书是宋代《太上感应篇》。该书倡
导“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等
善行,并列举了接受贿赂、颠倒是非曲直等100 多条恶行,告诫人们“举头
三尺有神明”,在是非和利欲面前要保持操守、遵纪守法。清代善书《暗室
灯》则将本书比作黑暗屋子里的一盏明灯,烛光照亮处于幽暗环境中的人,